前幾個月有兩本關於法式教養的書請我幫忙寫推薦。
先收到的那一本,我讀了,覺得非常有趣!而且,這一本書的作者把我多年來的疑惑解開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只不過接觸了阿福的家族,頂多只是公公那邊的親戚和婆婆那邊的親戚,並不是非常廣泛的與法國家庭接觸。我個人在法國的生活不代表我了解整個法國的(家庭)文化。
所以每次書寫到法國文化之類的,我一定是以個人經驗來呈現,不敢說是全面性的了解。
不過,就是讀了這一本「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看到這位美國媽媽(也是位記者)的觀點,我才發現其實我的觀察和體會還滿深入的!至少在法國生活中,家庭教養和社會教育的體會跟這位美國媽媽非常一致。
(包括上學遲到一分鐘就會被學校刁難不准進去這一類的經驗,我以為只有我們鎮上的學校才會這樣,沒想到他們在巴黎也會這樣)
對我來說,法國人就是龜毛的代名詞,每一封郵件包含廣告單他們都會一一檢視、分類、丟棄或收藏,而且會安排一個上午或是下午的時間做這麼一件「好好檢查郵件處理文件」的事情。然後把所有文件分類收進一種家家戶戶都有的文件鐵盒子裡面(請參考)。
吃飯當然也是非常龜毛。
在我們家是不吃零食的,嘴巴張開吃東西的時間都是固定的。
-早餐
-午餐
-四點點心時間(只有小孩)
-六點餐前酒時間(通常是朋友來或是週末或是休假才有)
-晚餐
若是我在非飲食時段,想吃個蘇打餅乾或是嚼一片牛肉干,阿福會以非常驚訝的眼神看著我,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自己像是一個沒有規矩的人一樣。那種驚訝如同我看到法國人敢在城市陰暗的角落拉下褲檔當場毫無羞恥的便溺一樣的沒規矩。
吃飯要坐好,對人要打招呼......該做什麼就要把那件事情做好(faire comme il faut!<--我公公最常講這一句)....
法國人的規矩真的很多。吃飯前要把餐桌桌面的盤子餐具弄得整齊漂亮包括一人一張餐巾紙,講究一點的,就一定要配色(如我婆婆)。桌巾、盤子、餐巾紙如何呈現一種風格是主婦必備的能力。前菜、主菜、起司、甜點、咖啡,一項結束,另一項才上來。絕對不會有起司還沒收,甜點跟咖啡就同時上桌的情況。在阿福家,甜點跟咖啡也不同桌的,一定是甜點完了,才有咖啡。
這種規矩有時候讓我覺得很誇張,規律得像是火車時刻表。你知道8:10是自強號,8:16是莒光號,8:24是區間車,所以只要照那個規矩到了月台你知道你坐的一定是那班車。如果在規矩上想要有所突破,那種不懂事就有如你8:22到了月台要求要搭自強號一樣!所有人只會驚訝的看著你的無知,不覺得8:22要搭自強號是一種創意或是想法的突破。
所以這本書裡面,一直提到「規矩」,法國人的規矩!法國社會對孩子設定的框架。
但,作者實在是把法國人的教養是寫得太有趣了那些規矩被她寫得很妙,尤其有法國生活經驗的人讀起來一定更可以體會那些趣味的細節。
對我來說跟「巴黎,賽啦!」的作者有拼的!(英國的史蒂芬先生寫法國實在是寫得太妙了,寫法國人,他應該還是我心中的好笑第一名)
至於「法國媽媽是不是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吵鬧」這件事,我覺得那只是一本書的標題而已,為了吸引你閱讀書的內容。
育兒的過程中沒有不辛苦的,尤其孩子在學齡之前,你要注意他的安全注意他的生活規律,媽媽絕對是要放棄一些自己的時間和喜好來配合孩子。
法國的生活環境有大片的草地、自家就有庭院,空氣乾燥、陽光美好、不冷不熱、沒蚊子黑V,當然把幾個孩子放生在草地上自由玩耍的時候,媽媽在一旁喝咖啡就會顯得優雅了。
在台灣畢竟有環境上的劣勢,一出門就怕孩子被車撞,在公園又熱又擁擠又怕一轉眼被陌生人帶走,在百貨公司怕冷氣太冷病毒傳染病....等等,台灣媽媽憂慮的細節比較多,沒辦法一邊喝咖啡一邊看著孩子,所以優雅兩字還是得等到孩子三、四年級更懂事了之後才能重新擁有。
還有第二本講法國式教養的書,這一本我並沒有掛名推薦。
並不是這本書寫得不好。而是被邀請的時候我不知道正在忙什麼?沒辦法仔仔細細的閱讀。
這是描述法國人從飲食規矩中發展的教養方式。法國人的確在飲食上對孩子有許多期許,教育通常就是從那裏開始。
我兒子經歷過兩年半的法國幼稚園團體生活,所以從吃這件事來教育孩子肯定是法國人的教養特色。因為兒子的關係,我見識到不少從飲食教養裡潛移默化的功能。
對於法國幼稚園午餐的文明化以及他們對孩子的尊重感到非常值得學習。我曾經很想把「好好吃午餐」的觀念推到兒子的學校裡,不過這需要太多努力和強大的共識,我實在只能嘴巴上說說而已。(自己辦學校才有可能做到吧!)
這本書我並沒有仔細看,雖然我不很贊同法國孩子不挑食(*)。但是法國人尊重孩子的味覺,飲食上對待孩子跟對大大人一樣,這一點真的還是值得我們參考。而且餐桌的禮儀等於是孩子最基礎的家庭教養,若是對法國式教育有興趣的,這的確是一本可以參考的書。
*我見到的法國小孩挑食的很多,在法國反而是亞洲媽媽帶的孩子什麼都吃。或許挑食是一種相對的比較,美國、加拿大那邊的孩子可能比法國孩子更挑食,所以書的作者這位加拿大凱倫媽媽才會有這種觀點,我猜啦!
*這兩本書讓我覺得「歐美人士」這個詞使用上要注意。因為歐洲、美洲,兩邊的人士相差很多,美國、加拿大那邊的觀念經常跟歐洲(尤其是法國)有差異,這兩本書講的內容讓我發現在很多文化的基礎點上,歐美人士並不相同。反而我們跟美國還比較接近。所以如果要用外國人也如何如何來佐證自己的想法的朋友,「歐」「美」人士,最好還是不要連在一起使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