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上的幼稚園就在我家公寓的對面。幸好就在家的對面只要走兩分鐘,不然我們有可能天天被學校關在門口進不去!

小福是個很不愛睡覺的孩子,越疲倦他就越愛講話,時間越晚越有活動力,他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累了,一整天最後的精力一定用到完全不剩,即使都不剩了,也會拼命擠出更有趣的想法讓自己再度活躍起來。所以我家的小孩通常比別人家的小孩晚睡好幾個小時。

他的好朋友卡班,每天下午六點就喊餓,六點半就想睡,七點自己進房間睡覺。比起卡班,小福晚了他三個半小時才會不情願的上床。小福其他的好朋友大多在八點、九點也都能順利睡著,跟其他的媽媽聊起小孩睡覺的事情,只有小福是最晚的。九點我押著他上床,從講故事、聊天到恐嚇(不睡覺會長不大、眼睛會壞掉)、責罵(再不睡我就不跟你講話),若十點半能夠睡著我就會很慶幸今天還算不太晚。

 

但是小福其實需要十個小時的睡眠,睡足十小時的話整個人看起來協調順暢,也就會比較乖巧。所以我都會讓他盡量睡到最後一刻,才把他搖醒。

我大約八點叫小福起床。

讓他睡九個半小時,雖不足,但還算好醒。離學校關門還有三十分鐘的時間,我們一起整裝十五分鐘、吃飯十五分鐘,總是在最後一刻趕進學校大門。

幼稚園兩年半至今,只有一次我太累睡過頭放棄帶小福去學校,不然,小福除了寥寥可數的幾天生病之外可以說是全勤的學生。

 

我不清楚其他的法國幼稚園如何要求小孩的上學時間?(或許跟我們鎮上不一樣)我只知道,從一歲上托兒所開始,我們就不能遲到。不能遲到的規定讓我整個人非常緊張,後來也因為這個原因,我把托兒所停了!

法國的托兒所(Halte Gardrie)是一項政府的公共政策,能夠申請的家庭必須是家長一方有工作另一方全職育兒。(雙薪家庭通常送全日托兒所Crèche)

這項政策的理論應該是著眼在幫助全職媽媽(或是爸爸)有稍微喘息的機會,或是能夠身手靈活地去買菜、專心辦事不必被幼兒牽絆。

 

所以,在托兒時間上,兩方得互相配合,必須由家長先自我規劃出一週有哪三個半天需要買菜?需要辦事?需要上課?(有些家長正在上職業訓練課之類的),然後再跟托兒所的時段協調。原則上(不可撼動的原則,沒有例外)一週只有三個半天,一次只有四個小時。三個半天還不可以都選上午或是都選下午,原則是兩個上午一個下午,或是一個上午兩個下午。總計一週托兒12小時。

上午九點開、九點三十分關門,九點三十一分按門鈴的話,會被白眼並且警告這是最後一次(我就被警告過)。

下午則是一點開門一點三十分關門,一點三十四分按門鈴的話,就會被當成白目媽媽,吵到別人幼兒午睡的那種道德壓力全然撲向妳來(我被撲過)。

按過兩次遲到的門鈴之後,當托兒的那一天到來,我就會變得非常神經緊張,戰戰兢兢地配合「托兒福利政策」。

別人的話,其實是沒什麼好緊張的,但是我家的小福腦神經太活躍,睡覺本來就麻煩,一週三次的托兒,一下子上午、一下子下午,幾乎打亂了我緩慢的步調。為了一週12小時的托兒時間處心積慮,其實沒怎麼福利到自己。

兒子準時送進托兒所後,手刀快步回家,因為雖說是四小時,但是買個菜、回家整理冰箱、休息上個大號,該去接小孩的時間又到了,必須提前三十分鐘整裝出門,因為離我家有十五分鐘的腳程。萬一路上有一點不慎,沒趕得及關門時間接出小孩,照規定,孩子就會被送進警察局,父母要到警察局領小孩。

我每次想到這一點就很慌張,所以我都會提前去接小福回家。

這些也並不是免費的,它依照家庭收入算小時計費,不管一週你來幾次,都算12小時。甚至我回台灣一兩個月這些假期時間都是要付費的。所以價錢算起來,好像跟台灣的私立托兒所有拼!

這一段期間的幼兒,尤其一歲多可以出去接觸人群的階段,經常會被傳染有的沒的病毒。小福就是星期一去托兒所,接下來五天都在生病,週末好了,週一再去被傳染,再休五天,隔週重複!所以一個月好像也只去過四、五次而已,付費則每個月都是一樣的費用。

 

後來我就停了。真是令人煩心的福利!

那時覺得台灣的育兒管道好多!多,不見得好,但就是擁有自由選擇權,自己看狀況自己做決定,不必跳進政府規定的補助範圍才能算是標準家庭,我們可以自由形成自己想要的家庭,不需為了得到制式福利而壓迫自己去適合補助條件。

(我指的台灣的多樣,就是你要找私立團體的、個人的、有照的、無照的、隔壁阿桑、社區太太,都有可能。他們會配合你小孩的時間、幫你餵藥、遲到一點還OK,幫你紀錄小孩狀況…)

 

比如我寫作維生,但是目前養小孩無法寫作,可是不能否定有可能會在某些自由時間寫下片段作為以後創作的基礎,加上我是外國人,要去解釋這一切,非常困難。所以,我算是工作?還是沒有工作?

我的狀態不是標準家庭中的標準人。

小福的睡眠也是,他不是標準幼兒模式的標準幼兒,所以適應不來標準托兒系統的時間規定。

總之這個托兒福利讓我們每個月白白繳錢,我還跟阿福極力說服說不要去了,不然長期習慣福利系統安排生活的法國人,總會覺得不要白不要,政府給的為何不拿?我把付款單據解釋給他聽,他才發現我們不是在享受福利!

三歲以後,小福上了幼稚園,生活習慣也逐漸成型,睡覺也算穩定,所以上午趕去上學並沒有太大問題,畢竟幼稚園不是一下子上午一下子下午。所以我還控制得了。

記得開學之後,學校會開一個家長大會,公開說明學校立場和父母的責任。這個會議的第一點重點則是「時間」。

學校說,幼稚園不是托兒所,所以要讓孩子學習有規律的生活,幼稚園老師不是來幫孩子擦屁股哄他們玩遊戲的,學校第一個要建立的就是尊重時間。

所以再度強調時間的重要性,也就是學校一旦關門就是關門,家長按門鈴的話,學校有權利不開門不接受小孩上學。當然學校老師都多少有一顆善心,遲到一兩次,有時候還是不會太為難家長,但是只要超過四次,老師會發出通知,而家長有責任向校方說明原因。

接下來他們強調學校是「學習」的場所,不是「照顧」的園地。還在包尿布的,很抱歉,明年再來。當然不小心尿出來的孩子,老師會幫忙換褲子,但是太多次的話,還是會請父母來談延後上學。

這是我接觸到的法國幼稚園,很講理,但是規定很硬。

幸好小福在幼稚園時期表現一直很好,我很慶幸自己這薄薄的臉皮不用去面對老師。

 

法國在幼兒教育上的設計,不能說不好,其實他們細心經營了許多細節,多到我一直到上完兩年幼稚園才稍微清楚這個系統的運作。其中有許多很好的安排,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只是問題在我這個台法混合的家庭在很多地方是他們的例外,不見得能夠受到福利的照顧。

這幾年在法國的生活,我感到台灣福利或許不夠好,但是有一種多元的選擇權,那些福利未及的地方通常充滿了人民的創意和互相幫助的熱情,這一點是以前的我從來沒有想過的。

比如路邊擺攤,在台灣不算合法但默默地可以被允許。在法國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沒有能力進入合法的工作狀態,你就是想辦法被福利補助。所以在台灣可以出現困境中的生機,但是在法國人民的困境也有而生機則少之又少。台灣人可以經由勤勞努力而改變生活的那種生命力,在法國就很少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iyii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